您好,欢迎光临香港海佳(国际)教育集团官方网站
设为主页|加入收藏|分享我们:

站内信息搜索

专家论坛Experts Forum
最新动态LATEST NEWS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地址:香港九龙上海街28号恒邦商业中心20字楼2009室  
电话:00852-31770659  
传真:00852-27301226

大陆: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华盛广场
电 话:0757-87384189
 

专家论坛 当前位置:首页>专家论坛>名人谈幼教

应对孩子撒谎 家长做好这4点就够

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5-04-23   编辑:海佳教育  作者:海佳教育  阅读:  字体:    

 

加拿大麦吉尔大学Talwar博士通过一项研究表明,家长用惩罚威胁孩子,并不能阻止孩子撒谎,相反,它增加了孩子撒谎的可能性。

【提问】如果你的孩子把家里的一只花瓶打碎了,在告诉你事件的真相后,你会怎么做?(答案在篇尾!)

近期,一项研究表明,如果想让孩子跟你讲实话,就别用惩罚去吓唬他们。

孩子撒谎,惩罚是大多数家长最本能的反应,这非常能理解,毕竟家长是想让孩子对他们诚实,惩罚的目的也是避免孩子养成爱撒谎的习惯。

不过,根据最新研究显示,家长用惩罚威胁孩子只会适得其反,让孩子变得更容易撒谎。

【实验过程】

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麦吉尔大学(McGill University)对372个4-8岁的孩子进行了实验,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在影响孩子撒谎。Victoria Talwar博士说:“我们很想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孩子更容易撒谎或更诚实”。

为了找到答案,研究人员让每个孩子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1分钟,并要求他们不能偷看身后桌子上的玩具。房间内隐藏的摄像机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监测。

当研究人员返回房间时,他们会问孩子有没有回头偷看玩具。大约有2/3的孩子说自己没回头看,但事实上他们看了。大一点的孩子会更诚实些,但也比小的更会撒谎。

最有意思的发现是,当孩子害怕受惩罚时就更不愿意讲实话;而当大人告诉他们讲实话对大人和自己都有好处时,他们变得更诚实。比如,当成年人告诉他们讲实话是正确的,抑或讲实话会让自己感觉良好。

换句话说,给孩子积极的引导,不论外因(如果你告诉我实话,我会很高兴。)还是内因(说实话是正确的,而且如果你说实话自己也会感觉很好。),都会促使孩子更愿意说实话。

想让孩子诚实:父母记住这4点就够了!

1、对孩子撒谎要有预见性

孩子撒谎其实是个信号,是他们的一个发展里程碑,并不是父母做错了什么。Talwar博士说:“恰恰是当我们希望孩子讲真话时,他们就会撒谎,这种情况不仅自然,而且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结果。”

2、孩子的诚实意识要早建立

告诉孩子为什么诚实很重要。小一点的孩子愿意取悦父母和其他成年人,当孩子长大后,他们更愿意受内在因素的影响,即正确和错误的成长认识。对于较小的孩子,要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诚实妈妈会很高兴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,要利用他们的愿望引导他们做正确的事,并强化诚实带给他们自己的轻松和踏实感,尽管诚实可能让你并不高兴。Talwar博士表示,告诉孩子诚实的重要性以及诚实带给他人和自己的好处,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。

3、以正面激励孩子为主

Talwar博士说,当孩子撒谎时,单纯告诉他们后果严重是不够的,因为这些孩子都知道。取而代之的,要关注好的事情,让你和孩子都感到愉快的事情,诚实能在你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信任并巩固亲子关系。

4、孩子澄清真相后不要再惩罚Ta

Talwar博士说,当孩子对诚实地澄清某件事,并承认错误后,就不要惩罚他们了。条件是,你必须知道事情的真相,并对孩子的这种诚实表示欣赏。

最后,回答开篇举的例子:如果孩子打破了一只花瓶,还诚实地告诉你当时的情况,那作为家长的就不要再生气了,应该表扬她对你讲了实话,然后跟孩子一起想办法来弥补,比如通过多做些家务来挣钱买个新的换上吧!

【编后语】:

我自己非常喜欢花瓶例子给出的答案,它有一种让人“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”的感觉。

不仅告诉爸爸妈妈面对孩子讲真话时该积极予以肯定,还能把这样一契机延伸成学习新技能的机会,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一针见血地看到问题并不难,难的是把问题看做调整或改变的机会,这正是中国孩子成长中最稀缺的正能量。

诚然,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,但在活动过程中,父母、教师可耐心地指导,告诉幼儿这样做的好处,那样做的弊处,然后让孩子作主。当孩子受挫的时候,要帮助找出失败的原因,鼓励孩子再一次实践,并给其指明怎么做才能做好。这样,可促使幼儿增强自信心。

(三)客观、正确、积极的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心的催化剂。

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生理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过渡的时期。幼儿在这个时期的自我体验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的痕迹,以为世界是围绕“我”而存在的,总是以自己主观的想法来解释外界现象。

同时他们的自我评价受暗示性强,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和想法。正因为这样,幼儿对自己力量的认识往往是片面、肤浅、不稳定的,完全从属于他人的评价。从自我意识发展来看,幼儿期自我意识是朦胧、不自觉的,他们往往通过成人的言语、行为、眼神来认识自己,从教师、父母、伙伴的态度中评价自己。

家长或教师对孩子流露的感情、表示的态度,如微笑、赞许的眼神、轻抚等,对幼儿都含有积极评价的意义,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,对孩子的自我意识产生深刻的影响。

因为即使是常常能够取得成功的孩子,如果没有成人积极赞许为反馈,孩子也不懂得相信自己的力量;反之,即使是能力较弱的孩子,如果经常肯定他的长处,给予应有的支持,他也有自信心,不会小看自己。当然,评价要适度,以防孩子在受表扬的过程中出现骄傲自满的消极心态。

(四)关心幼儿的精神需要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环节。

家长、教师不仅要关心幼儿的饥渴冷暖等生理需要,关心他们体格的健壮和正常发育,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需要,尊重、理解、信任孩子。陈鹤琴先生说过:“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,应当让他们自己去做;凡是幼儿自己能够想的,应当让他自己去想。”

美国的家长在孩子两三岁时就让他们自己吃、自己睡;孩子走路跌倒了,父母决不搀扶,让他自己站起来。这些教子方法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发,要让孩子自信,就要信任他们,让他们在自立中磨炼。

作为家长、教师,应时常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幼儿,尊重幼儿,保护其自尊心。不应对孩子抱轻视态度,不要讽刺、挖苦、打击孩子,不要张口闭口就说孩子“没出息”、“笨蛋”、“蠢猪”。那样做,会影响幼儿的自信心,挫伤幼儿的自尊心。

家长、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,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,经常以肯定的口吻对孩子说“真能干”、“你肯定行”、“你一定能做好的”、“我相信你画的比老师画的还好”等。

对孩子的批评要适度,否则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及厌恶,形成逆反心理。更不要当众批评孩子,翻老帐、揭短,那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。要帮助孩子丰富知识,提高他们获取认知能力、动手能力、运动和社交能力。对孩子的期望要恰如其分,让孩子“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”。

总之,在启蒙教育阶段,幼儿的自信心正处于形成发展的过程之中,只要家长、教师及早注意培养、引导、塑造,幼儿的自信心就一定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。

 

上一篇:没有了!

下一篇:别让孩子成了“心理孤儿”

首页 | 海佳概况 | 集团动态 | 专家论坛 | 旗下单位 | 招生信息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6-2025 香港海佳(国际)教育集团 Inc All Reserved. 技术支持:佛山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佛山网站建设